

聚焦老龄化群体需求,浦东塘桥街道以“文化聚力撬动全域发展”为核心,推动社区(老年)学校走出“政府主导、多维融合、优质均衡、共育共享”的高质量路径。该校先后斩获“上海示范性老年学校”“ 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优秀项目”,成为居民乐享高品质文化生活的“家门口课堂”。
记者了解到,塘桥街道社区(老年)学校常年打造“塘桥杯”围棋赛、扯铃赛等特色文化品牌,学员在“康桥杯”书法国画赛、“金杨杯”社区摄影赛等赛事中屡获一等奖。截至目前,学校推动文化服务“进居委、进园区、进楼宇、进企业、进学校”,联合志愿者开展“五色公益微讲堂”“健康讲坛”等活动,服务超3.7万人次,织就覆盖全域的“无围墙教育网”。

在资源整合与均衡发展上,一条特色之路也已走出:一方面,发挥师资、场地优势,实现26个居民区标准化学习点全覆盖,挖掘“优秀学员”反哺社区,扶持蓝高“书法沙龙班”、开展“祥龙送瑞送福”“社区书画摄影展”等百场活动,营造“人人皆学、时时能学、处处可学”的氛围;另一方面,主动链接仁济医院东院区、轨交4号线等18家辖区单位,共建蓝村园“塘空间”、塘桥渡口“党群+”等5个特色阵地,四年间开展书画展、人文行走、非遗市集等活动百余场,服务超2万人次。
为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数字红利,学校在硬件上增设3间“智慧助学教室”,配备老年友好型触控一体机,依托上海老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,实现报名、教务、师资全流程线上管理;教学上,创新“线上+线下”双通道模式,腾讯会议“云课表”、“围棋直播进万家”等成老年学员“新时尚”,还将“健身养生气功”从课内衍生至课外。与此同时,在12个居民区开设“智慧出行、医疗、生活”课程,模拟场景教学并发放《数字技能口袋手册》,组建“1对5”志愿结对队伍,全年解决420余个操作问题。学校还不断创新探索、今年制作了3期数字教育系列情景剧,将枯燥的数字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剧情之中。

翻看塘桥社区老年学校秋季课程表,舞蹈、声乐、绘画、手工艺、健身气功、英语口语……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。目前学校免费办学,共开设24个班级,约388名学员。面对满溢的需求,社区老年学校将整合优质、居民急需的课程,借助居民区新时代实践站、文化睦邻点,让文化骨干下沉到居民区,担任文化团队的指导教师,让更多居民不出家门,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课程,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对于社区教育的需求。
今年8月,学校闭馆升级后正式换新启用。未来,将持续以文化为纽带、以数字为支撑股票配资股票,打造更具温度与品质的社区教育样板,让更多老年居民在家门口收获成长与幸福。
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